牙骹問題一般常見的徵狀有:牙骹痛、發炎、頭痛、耳痛、和太陽穴附近位置不適。痛感甚至可延伸到頸和面部。同時,牙骹開合時可能出現困難, 並發出「咯咯」聲響。亦有病人會出現耳嗚和頭暈等徵狀。女性、有磨牙、咬香口糖、甚至有托頭/托腮習慣的人士都較容易出現牙骹出現問題。
牙骹問題成因
較常見的功能性相關牙骹問題 (temporomandibular dysfunction) 成因是由於顳顎相關的肌肉組織失衡所致。控制牙骹的主要肌肉群則包括咀嚼肌 (Masseter) 、顳肌 (temporalis)、翼內肌 (medial pterygoid) 和二腹肌 (diagastric)。牙骹之間,亦包含一塊軟骨盤 (disc)。
部份肌肉例如翼外肌、翼內肌、顳肌和咀嚼肌過度繃緊,造成疼痛點。同時,負責制衡的二腹肌又較弱,使患者張口時,偶然下顎會偏斜向一邊、移位、或者突前,影響下顎的打開角度和牙骹正常活動。
另外,頭部前頃的姿勢 (forward head posture) 有機會影響下顎髁 (mandible condyle) 的位置和增加肌肉在咀嚼時的負荷 ; 與此同時,部分有牙骹問題的患者,深層頸部曲肌 (deep neck flexors) 和頸部伸展肌肉 (neck extensors) 的肌耐力都比正常人下降。
由此可見,要徹底解決牙骹症狀,錯誤的姿勢和頸部問題亦需要作出處理。因此,脊骨神經科療法除了治療牙骹之外,亦會檢查和糾正患者的姿勢和頸椎問題。
脊科治療牙骹問題方法
脊科治療牙骹問題一般會使用:
- 手法治療:改善牙骹、頸椎關節的活動幅度、放鬆過緊的肌肉並治療疼痛點。
- 運動治療:伸展過緊的肌肉群,訓練牙骹、肌肉的協調和控制、提升牙骹的穩定性,以及改善頭部前頃等不良姿勢。
- 儀器輔助治療:以超聲波和熱敷等,舒緩發炎、痛症的不適和增加血液循環並放鬆肌肉張力。
日常預防: 咀嚼時盡量使用兩邊牙齒,注意坐姿,避免頭部前頃的姿勢。改掉托下巴或扒睡的壞習慣,亦要避免長時間咬香口糖。另外,減少攝取咖啡因和酒精亦有機會可以降低牙骹出現問題的風險。
當牙骹有問題或出現牙骹痛症時,最理想當然是盡快求醫,以找出問題成因並採取適當治療。